:: Japanese :: :: E-Mail :: :: Add Favorite :: :: Sait Map ::
 
  产品与服务CTP专栏CTP薄膜印刷制版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制版设备、制版载体及对制版载体的四色分版方法。包括计算机、相关软件,连接在计算机输出端的制版机以打印机为基础,设有由外部环境温度传感器、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模糊控制电路及驱动电路构成的加热器自动控制装置,模糊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传感器、输出端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输出端与加热器连接,传动机构传递滚轮为轮上设有胶皮套或带齿槽结构;供制版的载体以白色聚酯薄膜为基片,经表面涂布处理而成。
  以纸板为基片,有湿式和干式之分。湿式制版,采用液体粉沫、象复印机那样用静电吸附的方法在基片上制版,纸版在印刷时,随着印刷张数的增加会产生较大的伸长现象。干式制版,直接用复印机在基片上制版。纸版的优点是制版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弊端是不能作为数字图像制版,只能用于模拟图像制版,故不能进行颜色合成,这种制版方式只可黑白印刷,不能彩色印刷。纸版,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平版印刷成为主流。目前平版印刷机所采用的版是以铝版为基片制成的版、即PS版,其优点是精度高,印刷份数多,但缺点是制版工艺复杂、成本高。一般制版前需用激光照排机制出胶片,再用照相制版的方法,对铝板进行腐蚀,实现制版。在这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比较昂贵,因此制版与印刷传统上是由不同的部门来实现,即印前出力公司和印刷公司。激光照排或称计算机排版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相应的软件和连接在计算机输出端的激光打印机构成。打印机和复印机的结构类同,主要有动态水平扫描激光器光源、光鼓、粉盒、加热器、传动机构几大部分,它们都以纸张作为载体,不能制作直接供印刷用的版。在计算机印前出力系统中,为实现彩色版套色,需将RGB彩色图像进行C、M、Y、K四色分版,并对分版后的四色分别进行网点分布,传统的方法是各网点按固定位置等间隔分布,这样当印刷机精度不高或版材有所伸长时,套色后因C、M、Y、K四色的重合部分加大使颜色合成失真,同时因C、M、Y、K错位造成合成后图像的干涉现象。
  近年来,大力探索、寻求新的制版载体,新的制版方法,各种技术方案不断涌现,成为行业的热点。
  本发明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直接用于制版的薄膜载体、相应的制版机与计算机构成的印刷制版系统产品及薄膜载体四色分版的方法。
  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
  薄膜印刷制版系统,包括计算机、相关软件,光源、光鼓、粉盒、加热器、传动机构按打印机或复印机组成的机组;连接在计算机输出端的制版机以机组为基础,设有由外部环境温度传感器、模糊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及驱动电路构成的加热器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模糊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输出端与加热器连接,传动机构的传递滚轮为轮上设有胶皮套或带齿槽的结构;供制版的载体以白色聚脂薄膜为基片,经表面涂布处理而成。
  以耐高温、伸长率低的树脂薄膜做基片、对其处理后成为可制版的载体;采用在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基础上改进成的制版机、与计算机、相应的排版软件配合,构成薄膜印刷制版系统,即简易CTP系统(Computer to Plate)。制版时,按排版系统常规操作,启动各设备后将薄膜载体,放入制版机的进纸口,经光源照射后的光股,在薄膜载体上产生按图像分布的静电点阵,经过粉盒吸附相应的粉沫,再经高温固版,在载体上就形成排版后的图像,实现对树脂薄膜载体制版、制得树脂薄膜版。将薄膜版放在平板印刷机上就可实现1万份以内的印刷。
  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实现计算机直接制版、制版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制版费用明显降低,速度快,制版时间、印刷作业时间均缩短,可实现制版、印刷的一体化作业。版材耐高温、伸长率低,经实际验证用其制版十分有效,与铝版(PS版)的精度相类似,印刷份数可达万张,能按数字图象制版进行彩色印刷,图象质量可大大提高。具体技术指标如下:
最小印刷点 小于5μ 最大版面 330mm*505mm
最少印刷份数 大于5,000份 印刷速度 同印刷机速度
最大印刷份数 小于15,000份